魯莊村位于陽谷縣城北十八公里石佛鎮(zhèn)。據《漢書》和有關資料記載,東漢元興元年蔡倫指揮弟子在谷城(今陽谷)發(fā)明造紙,后人稱其為“蔡侯紙”即“谷紙”。谷紙歷史悠久,聲名遠播。據考,蔡倫從小在皇宮當太監(jiān),后由小黃門升遷到尚方令的官職,負責宮廷內的作坊,總結出造紙的新技術,提高了紙的質量,公元114年-為“龍亭侯”,用他創(chuàng)造的方法生產出來的紙,也稱“龍亭紙”。傳說蔡倫發(fā)明造紙技術,游遍了中國大地。教了三個徒弟:大徒弟操木漿白宣紙,二徒弟操桑皮麻漿紙,三徒弟操草紙。魯莊的草紙技術是三徒弟傳下來的。農歷三月十七日是蔡倫的牌位,燃放鞭炮,燒香叩頭。1984年,縣政府在陽谷縣造紙廠前建造蔡倫坊一座,坊門兩柱上金子楹聯:“意無爭鋒三山不顯谷紙地,身不留影天地明鑒千秋業(yè)!鄙下撌墙鹛A地字“蔡倫坊”。
蔡 倫 ( —121) 東漢湖南耒陽縣人。字敬仲,生年不詳。明帝末年入宮充宦官,中歷小黃門。和帝時,為中常待,開始參預朝政。曾任主管宮廷御用器物制造的尚方令。 以前,人們用縑帛或竹、木簡寫字。“縑貴而簡重,不便于人”。至西漢時,出現一種原始紙。人們在漂洗絲絮時,經常在篾席上揭出一層…… 蔡倫詳細信息+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