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 常寧縣第十三區(qū)農民協會舊址位于衡陽市常寧市松柏鎮(zhèn)獨石村。1923年春,毛澤東從水口山派工人黨員劉東生(后改名為劉東軒)、謝懷德、赴衡山岳北展開農民運動。他們到達岳北后經過串聯發(fā)動,很快就建立了擁有十萬余農會會員的“岳北農工會”。工農運動互相激蕩,有力的促進了水口山工人運動陣地的進一步鞏固和發(fā)展。1926年下半年,北伐戰(zhàn)爭時期,工農運動興起,為了促進農民運動進一步蓬勃發(fā)展,中共湖南區(qū)委召開了第六次代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毛澤建烈士陵園位于衡陽市衡山縣開云鎮(zhèn)南郊金峰村二組紫巾山麓。毛澤建,女,又名毛達湘,小名菊妹子,毛澤東堂妹,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東茅塘人。1905年10月出生,1921年在長沙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,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此后,長期在衡陽從事革命工作。1927年馬日事變后,受中共湖南特委派遣,與丈夫陳芬一道,來衡山開展地下斗爭,他們不懼-,恢復了中共衡山縣委,陳芬任縣委書記,毛澤建設任婦女運動委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柴山洲特別區(qū)第一農民銀行舊址位于衡陽市衡東縣三樟鄉(xiāng)金湖村七組。舊址為二層磚木結構,懸山頂,小青瓦,內置天井。原門額為“夏拜公祠”4個大字,現門楣上為黑底白字:“柴山洲特別區(qū)第一農民銀行舊址”,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參謀長楊得志將軍所書。柴山洲特別區(qū),是大革命時期的農民協會劃定的行政區(qū),地域包括今衡東縣三樟鄉(xiāng)柴山、金湖等9個村和富家村一部分。大革命前系衡山縣既字十九、二十和二十九區(qū),900多戶,400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捷三公祠——衡山岳北農工會舊址位于衡陽市衡山縣白果鎮(zhèn)白果村大屋組。1923年4月,中共湘區(qū)委員會為貫徹黨中央關于開展農民運動的號召,充分利用湖南軍閥趙恒惕與譚延闿之間的矛盾,特派遣劉東軒回岳北開展農民運動。劉東軒回到岳北后,秘密進行串聯發(fā)動,很快發(fā)展了彭桂峰、楊仕潤、李甘林等一批積極分子。不久,中共湘區(qū)委員會又派遣謝懷德回岳北,進一步加強岳北地區(qū)農運工作的領導力量。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工作,白果地區(qū)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常寧農民協會舊址群位于衡陽市常寧市三角塘鎮(zhèn)、白沙鎮(zhèn)、蓬塘鄉(xiāng)、煙洲鎮(zhèn)、蔭田鎮(zhèn)、塔山瑤族鄉(xiāng)、宜潭鄉(xiāng)。舊址原名“康莊”和“志仁藥店”。始建于清代晚期。磚木結構,硬山頂、屋面小青瓦覆面,跌落式山墻,坐北朝南,占地面積498平方米。大革命時期,湘南地區(qū)的農-動,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蓬勃發(fā)展。1926年5月,省農運特派員李佳竹、李成蹊、吳謙、李敏述等先后來到常寧,與本縣革命活動分子蕭震球、鄧受谷、蕭禮樽取得密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康家戲臺——水口山工人俱樂部成立會舊址位于衡陽市常寧市松柏鎮(zhèn)金聯村戲臺邊組。1921年冬,毛澤東在衡陽建黨后,多次指示衡陽的黨組織亞歐以水口山為重點,深入群眾中去,啟發(fā)工人覺悟,傳播馬克思主義。1922年暑假,衡陽黨組織派黃靜源、唐朝英等黨團骨干到水口山,以辦識字班、工人夜校的形式傳播馬列主義,發(fā)展進步青年40余人,并經湘區(qū)黨委批準,正式成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湖南水口山支部。同年,毛澤東從安源路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王如癡故居位于衡陽市祁東縣太和堂鎮(zhèn)向陽村二組。王如癡,名書銓,號如癡,1903年1月25日出生于今祁東縣太和堂鎮(zhèn)向陽村,終身未婚。王如癡1915年入祁陽縣城讀小學和初中,1923年考入湖南省公立工業(yè)專門學校預科班,積極參加學生-,1925年高中畢業(yè)。1926年參加革命,同年8月參加中國共產黨,年底被委派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。1927年回國后,赴井岡山紅四軍工作,后奔赴中央革命根據地和赴閩浙贛革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王光澤故居位于衡陽市衡東縣城關鎮(zhèn)鶴橋村二組。王光澤1903年出生。家貧,幼時在私塾只念了一本《三字經》。9歲,幫人看牛。11歲,到攸縣舅父家學木匠。19歲,離開攸縣到茶陵腰陂鎮(zhèn)做工。1926年參加農民運動,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曾任鄉(xiāng)赤衛(wèi)隊隊長、區(qū)警衛(wèi)連長、茶陵獨立團團長、紅六軍團18師53團團長。1934年任黔東獨立師師長。同年11月28日在四川秀山被敵人逮捕,12月21日被蔣介石下令殺害,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曹炎烈士墓位于衡陽市祁東縣步云橋鎮(zhèn)老巡司村五組。曹炎,1920年出生于今祁東縣步云橋老巡司村一貧苦鄉(xiāng)村教師家庭。1943年秋考入貴州平越交通大學。后來,在中共上海交大地下組織的影響下,積極投入反內戰(zhàn)的各項愛國政治運動,從此曹炎熾愛革命活動。1946年6月,他倡導成立學生的進步組織“知行社”,被推選為社長。12月,他召集同學簽名,并組織舉行--,抗議美軍0北大女學生的暴行。1947年5月,交大開展護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洪市衡寶戰(zhàn)役烈士墓位于衡陽市衡陽縣洪市鎮(zhèn)余田村石灰組,占地面積200平方米。解放前夕,白崇禧殘部負隅頑抗,在衡陽縣境內通往寶慶(今邵陽)方向去的洪羅廟鎮(zhèn)集結了大量兵力,大肆構筑工事,明碉暗堡林立,企圖利用這一有利地勢,阻擊解放軍繼續(xù)南進。1949年農歷8月13日,衡寶戰(zhàn)役在衡陽縣洪羅廟(現洪市鎮(zhèn))境內擺開了戰(zhàn)場,解放軍四野162師485團2營追擊一股逃竄的國民黨部隊,在天柱峰下大戰(zhàn)三天三夜。直到中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衡山岳北農工會舊址——劉捷-祠位于衡山縣白果鎮(zhèn)白果村大屋組劉捷-祠,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,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1923年4月,中共湘區(qū)委員會特派遣劉東軒回岳北開展農-動。劉東軒回到岳北后,很快發(fā)展了彭桂峰、楊仕潤、李甘林等一批積極分子。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工作,白果地區(qū)的農運工作不斷取得進展,此前秘密發(fā)展的岳北農民俱樂部,公開地從祥吉興飯店點搬到堰腦頭劉捷-祠,正式更名為湖南衡山岳北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中共清潭地下黨支部舊址位于衡陽市衡陽縣井頭鎮(zhèn)清潭中學后操場。舊址原系熊氏家族的一個祠堂,建于清代,為二進二橫的四合院式建筑,二橫為木架結構,二進為磚木結構,青瓦屋面,F大部分已毀,僅存樓地二間土磚瓦房。中共清潭支部,創(chuàng)建于1938年,隸屬中央特科,由湖南工作組負責人劉道衡直接領導。1942年春,劉奉令赴渝后,將其組織關系轉交中共湖南省工委,由周禮直接領導,謝介眉單線聯系,直至衡陽解放。熊子烈、何大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衡寶戰(zhàn)役烈士紀念塔位于衡陽市祁東縣黃土鋪鎮(zhèn)五四村張飛嶺。1949年9月到10月間,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(zhàn)軍主力和第二野戰(zhàn)軍一部在湖南衡陽、寶慶(今邵陽市)地區(qū)對國民黨白崇禧部實施進攻戰(zhàn)略。在今祁東境內,135師在黃土鋪、119師在楊家橋、405團在黃土鋪西南、404團一連在黃土鋪鹿門前村、121師在石亭子秋塘坪等開展的戰(zhàn)斗相當激烈,特別是黃土鋪運動進攻戰(zhàn)斗,勇猛頑強地搗爛了所謂“鋼七軍”的心臟和神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耒陽烈士陵園位于耒陽市陵園路。耒陽是一個擁有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的革命老區(qū)。1928年2月,湘南起義爆發(fā),朱德在耒陽坐鎮(zhèn)指揮50天,建立縣、區(qū)、鄉(xiāng)工農兵蘇維埃政府;1928年5月,成立紅軍湘南游擊隊,開展“四八沖團”戰(zhàn)斗;1934年建立湘南赤色游擊第三大隊,開辟耒安永游擊根據地。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湖南省政府搬遷至耒陽,國民革命軍和抗日游擊隊與日軍進行大小戰(zhàn)斗30余次,發(fā)生在耒陽境內的著名戰(zhàn)役有淝江口戰(zhàn)役、小水鋪戰(zhàn)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培蘭齋——中共耒陽縣委機關舊址位于衡陽市耒陽市群英中路一側、聶州居委會10組。始建于清朝雍正三年,原為聶州謝氏宗祠與私塾。土地革命初期,培蘭齋為中共耒陽縣委秘密辦公地點,湘南起義時期仍為耒陽縣委機關所在地,并在此設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招兵處。朱德、王爾琢等湘南起義主要領導和耒陽縣委主要領導都在這里辦公,組織開展一系列革命活動,從而成為當時全縣乃至湘南地區(qū)的革命指揮中心。他們在這里運籌帷幄,領導耒陽人……[詳細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