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城遺址方城遺址位于河南省太康縣城西北13公里王集鄉(xiāng)方城村內(nèi),總面積0.5平方公里。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方城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方城遺址從周圍斷崖及表面暴露的遺物判定:文化內(nèi)涵最早是裴李崗文化、仰韶文化,其次是龍山文化、二里頭文化、商周漢宋各代遺跡遺物。方城遺址最特殊的是上述幾個文化層并不是直接疊壓,而是單獨成片分布。裴李崗文化、仰韶文化區(qū)分布在整個遺址的東南部,堆積厚度2米左右,黃褐色沙土,質(zhì)地較軟,呈顆粒狀。龍山文化、二里頭文化分布在遺址的西部,文化層厚2.5米左右,灰色沙土。商周文化分布在遺址的中部,文化層部分有疊壓關(guān)系,厚4.5米左右,灰褐色沙土,土質(zhì)較硬。漢宋墓葬群分布在遺址東部。仰韶文化與其它文化沒有直接的疊壓關(guān)系,大致可分早晚二期。早期遺物較少,陶器手制占一定比例,較為粗糙。晚期泥質(zhì)陶器很成熟,與谷水河二、三期文化相似,屬于秦王寨類型。二里頭文化基本上與豫西相同。商代大口尊與鄭州二里頭出土相似,大體屬于白家莊期。遺址東南部是裴李崗文化、仰韶文化,暴露有灰坑、古窯遺址,經(jīng)火燒過的平整地面,屋墻和大量的紅燒土快。土面上散存有細泥陶器殘片、石器。陶器殘片能夠看出器形……
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