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洛哥歷史名都非斯,位于國境北部,座落在中阿特拉斯山北麓海拔410米的高地上,西距首都拉巴特190公里,居東、西、北部地區(qū)交通要沖,為摩洛哥國土上最早建立的阿拉伯城市,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,被視為伊斯蘭教圣地之一。 非斯城始建于公元前808年,據說伊斯蘭教創(chuàng)始人穆罕默德的曾孫、摩洛哥第一個王朝國王伊德里斯二世于公元8世紀在汪達爾人毀壞的城址上重新修建。非斯這個名稱是由“法斯”演變來的。在阿拉伯語里,“法斯”意為“金色的斧子”,據說伊德里斯二世當年主持該城破土奠基時,在面向麥加圣城的方向發(fā)現一把金色的巨斧,伊德里斯二世感到這是吉祥的征兆,當即給城市定名為“法斯”,后來“法斯”變成了“非斯”,并一直沿用到今天。當城市建成后,伊德里斯二世將它定為摩洛哥第一個伊斯蘭王朝——伊德里斯王朝的都城。在阿拉伯語里,“法斯”還有“肥美的土地”和“鶴嘴鋤”的意思。由于非斯城建在一個不大的山谷里,郊外丘陵環(huán)繞,山坡上橄欖樹郁郁蔥蔥,越過丘陵便是一望天際的大平原,小河溝渠縱橫,流水淙淙,氣候宜人,植被茂盛,終年常青,物產豐富,故有“肥美的土地”之稱。關于“鶴嘴鋤”的來歷是這樣的:有一天,伊德里斯二世拿出一……
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