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恩寺,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(qū)新城街道恩村三街村。始建于唐朝貞觀年間(627—649)。 普恩寺所在的恩村是焦作市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村鎮(zhèn),曾三次受到帝王賜名。據傳大禹的父親鯀曾設治理黃河的據點于此,堯帝念其治水功勞賜此地名為鯀鎮(zhèn)。大禹治水有功“家天下”后,念及父親治水功德,有恩于蒼生,在劃分天下時,為避諱父名,升格此鎮(zhèn)為州,賜名恩州。武王伐紂途經恩州時,百姓簞食壺漿犒勞伐紂大軍,武王坐天下后,為謝承受恩州百姓恩德,賜名為承恩鎮(zhèn)。解放后承恩鎮(zhèn)更名為恩村公社,恩村分成三個村,分別為恩村一街、恩村二街、恩村三街。恩村歷史悠久,古跡繁多,尤其是寺廟成群,有“恩村十八廟”之說,是古代民眾信奉儒釋道三教的圣地。普恩寺便是恩村十八廟之一。 現(xiàn)在的普恩寺五年前是恩村三街學校,學校遷走后,成了寺院。其實,恩村三街學校是在普恩寺舊址上修建的,現(xiàn)在的普恩寺實際上回歸舊里了。據上了年紀的村民講,他們年……
[詳細]